逍遥
顺其自然,无所挂碍,即为逍遥。
# 心法
# 心无旁骛
宋元君将画图,众史皆至,受揖而立,舐笔和墨,在外者半。有一史后至者,儃儃然不趋,受揖不立,因之舍。公使人视之,则解衣般礴羸。君曰,“可矣,是真画者也。”
做事就是做事,专心致志。不要瞻前顾后,摒弃名利心、是非心、权贵心。
# 临渊射箭
列御寇为伯昏无人射,引之盈贯,措杯水其肘上,发之,适矢复沓,方矢复寓。当是时,犹象人也。 伯昏无人曰:“是射之射,非不射之射也。尝与汝登高山,履危石,临百仞之渊,若能射乎?” 于是无人遂登高山,履危石,临百切之渊,背逡巡,足二分垂在外,揖御寇而进之。 御寇伏地,汗流至踵。伯昏无人曰:“夫至人者,上窥青天,下潜黄泉,挥斥八极,神气不变。今汝怵然有询目之志,尔于中也殆矣夫!”。
技能的修炼只是第一层次,心法的修炼才是内功
认真做事,全身心地心无旁骛不是口头上说说而已。
# 知也无涯
吾生也有涯,而知也无涯。以有涯随无涯,殆已;已而为知者,殆而已矣!
不要求全求大,不要把有限的生命拿去追逐无限的欲望/主观。
知道自己是渺小的,是有局限的。把有限的生命放在值得追寻的地方上。
# 我与位
肩吾问于孙叔敖曰:“子三为令尹而不荣华,三去之而无忧色。 吾始也疑子,今视子之鼻间栩栩然,子之用心独奈何?” 孙叔敖曰:“吾何以过人哉!吾以其来不可却也,其去不可止也。吾以为得失之非我也,而无忧色而已矣。我何以过人哉!且不知其在彼乎?其在我乎?其在彼邪?亡乎我;在我邪?亡乎彼。”
宠辱不惊,鼻尖栩栩然。
其来不可却也,其去不可止也。客观的事物不会因为主观的想法而改变。
在彼邪?亡乎我;在我邪?亡乎彼。功在位,则自己并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。功在我,则位并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。
# 卖在买先
南伯子曰:“吾尝居山穴之中矣,当是时也,田禾一睹我,而齐国之众三贺之。我必先之,彼故知之;我必卖之,彼故鬻之。 若我而不有之,彼恶得而知之?若我而不卖之,彼恶得而鬻之?嗟乎!我悲人之自丧者,吾又悲夫悲人者,吾又悲夫悲人之悲者,其后而日远矣。”
我一定是先出卖自我,所以他才能来收买我。
如果我不自我出卖,他怎么敢来收买我呢?
你暴露了弱点,别人才会攻击你。
# 动物
# 以己养养鸟
昔者海鸟止于鲁郊,鲁侯御而觞之于庙,奏九韶以为乐,具太牢以为膳。鸟乃眩视忧悲,不敢食一脔,不敢饮一杯,三日而死。 此以己养养鸟也,非以鸟养养鸟也。 夫以鸟养养鸟者,宜栖之深林,游之坛陆,浮之江湖,食之鲉,随行列而止,委虵而处。
彼唯人言之恶闻,奚以夫为乎!《咸池》《九韶》之乐,张之洞庭之野,鸟闻之而飞,兽闻之而走,鱼闻之而下入,人卒闻之,相与还而观之。 鱼处水而生,人处水而死,彼必相与异,其好恶故异也。故先圣不一其能,不同其事。名止于实,义设于适,是之谓条达而福持。”
要顺从事物的天性,不可主观想当然用事。
认识到客观事物不具有同一性,有各自的天性。
你喜欢的,别人不一定喜欢。你适合的,别人不一定适合。
# 美人不美,名止于实,义设于适
民湿寝则腰疾偏死,鳅然乎哉?木处则惴栗恂惧,猨猴然乎哉?三者孰知正处?民食刍豢,麋鹿食荐,蝍蛆甘带,鸱鸦耆鼠,四者孰知正味? 猨猵狙以为雌,麋与鹿交,鳅与鱼游。毛嫱丽姬,人之所美也,鱼见之深入,鸟见之高飞,麋鹿见之决骤。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? 自我观之,仁义之端,是非之涂,樊然殽乱,吾恶能知其辩!
你喜欢的别人未必喜欢,你的规律不一定是别人的规律,角度不同,天性不同。
道在不同的事物上有不同的显现,从不同的角度就会得到不同的观点
# 螳螂捕蝉,黄雀在后
庄子游于雕陵之樊,睹一异鹊自南方来者,翼广七尺,目大运寸,感周之颡,而集于栗林。 庄周曰:“此何鸟哉!翼殷不逝,目大不睹。”蹇裳躩步,执弹而留之。 睹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,螳螂执翳而搏之,见得而忘其形。异鹊从而利之,见利而忘其真。 庄周怵然曰:“噫!物固相累,二类相召也!”捐弹而反走,虞人逐而谇之。
庄周反入,三月不庭。蔺且从而问之:“夫子何为顷间甚不庭乎?” 庄子曰:“吾守形而忘身,观于浊水而迷于清渊。且吾闻诸夫子曰:‘入其俗,从其令。’今吾游于雕陵而忘吾身,异鹊感吾颡,游于栗林而忘真,栗林虞人以我为戮,吾所以不庭也。”
不能忘身:得美/见得/见利/守形的时候,多回头,发现潜在的威胁/危险。
# 呆若木鸡
纪渻子为王养斗鸡。 十日而问:“鸡已乎?”曰:“未也,方虚憍而恃气。” 十日又问,曰:“未也,犹应向景。” 十日又问,曰:“未也,犹疾视而盛气。” 十日又问,曰:“几矣,鸡虽有鸣者,已无变矣,望之似木鸡矣,其德全矣。异鸡无敢应者,反走矣。”
去除自身的虚浮之气、争强好胜之气、咄咄逼人的凌人盛气
内心不为外界所动
# 乱箭射猴
吴王浮于江,登乎狙之山。众狙见之,恂然弃而走,逃于深蓁。 有一狙焉,委蛇攫,见巧乎王。王射之,敏给博捷矢。王相者趋射之,狙执死。 王顾谓其友颜不疑曰:“之狙也,伐其巧、恃其便,以敖予,以至此殛也。戒之哉!嗟乎!无以汝色骄人哉?” 颜不疑归而师董梧,以锄其色,去乐辞显,三年而国人称之。
言简意赅,不要卖弄,否则杨修之死是也。
# 论道
# 道在屎尿中
东郭子问于庄子曰:“所谓道,恶乎在?”庄子曰:“无所不在。”东郭子曰:“期而后可。”庄子曰:“在蝼蚁。”曰:“何其下邪?” 曰:“在稊稗。”曰:“何其愈下邪?”曰:“在瓦甓。”曰:“何其愈甚邪?”曰:“在屎溺。”东郭子不应。 庄子曰:“夫子之问也,固不及质。正获之问于监市履豨也,每下愈况。 汝唯莫必,无乎逃物。至道若是,大言亦然。周遍咸三者,异名同实,其指一也。
道不可求:道并不是一种什么抽象的东西,它不能独立于事物而单独存在。人若致力于求道,则终身求之不得也。
道就是客观。
只要用客观的视角去观察、分析,进一步指导自己的行为,就是顺道了。
# 圣人之书为糟粕
世之所贵道者,书也,书不过语,语有贵也。语之所贵者,意也,意有所随。 意之所随者,不可言传也,而世因贵言传书。世虽贵之,我犹不足贵也,为其贵非其贵也。 故视而可见者,形与色也;听而可闻者,名与声也。悲夫,世人以形色名声为足以得彼之情! 夫形色名声果不足以得彼之情,则知者不言,言者不知,而世岂识之哉?
桓公读书于堂上。轮扁斫轮于堂下,释椎凿而上,问桓公曰:“敢问,公之所读者何言邪?” 公曰:“圣人之言也。”曰:“圣人在乎?”公曰:“已死矣。”曰:“然则君之所读者,古人之糟魄已夫!” 桓公曰:“寡人读书,轮人安得议乎!有说则可,无说则死。” 轮扁曰:“臣也以臣之事观之。斫轮,徐则甘而不固,疾则苦而不入。不徐不疾,得之于手而应于心,口不能言,有数存乎其间。臣不能以喻臣之子,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,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。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,然则君之所读者,古人之糟魄已夫!”
书/文字/语言/经典 都不过是 指向月亮的手,寻月要靠自己。不能终日趴在指月的手上。
# 儒服非儒
庄子见鲁哀公,哀公曰:“鲁多儒士,少为先生方者。”庄子曰:“鲁少儒。”哀公曰:“举鲁国而儒服,何渭少乎?” 庄子曰:“周闻之,儒者寇圆冠者知天时,履句屦者知地形,缓佩玦者事至而断。君子有其道者,未必为其服也;为其服者,未必知其道也。” 公固以为不然,何不号于国中曰:“无此道而为此服者,其罪死!” 于是哀公号之五日,而鲁国无敢儒服者,独有一丈夫儒服而立乎公门。公即召而问以国事,千转万变而不穷。 庄子曰:“以鲁国而儒者一人耳。可谓多乎?”
不要被现象迷惑了双眼,要看到本质
知道/行道的是君子,穿儒服的不一定是君子
# 东郭顺子
田子方侍坐于魏文侯,数称谿工。文侯曰:“谿工,子之师耶?”子方曰:“非也,无择之里人也;称道数当,故无择称之。” 文侯曰:“然则子无师邪?”子方曰:“有。”曰:“子之师谁邪?”子方曰:“东郭顺子。” 文侯曰:“然则夫子何故未尝称之?”子方曰:“其为人也真,人貌而天虚,缘而葆真,清而容物。物无道,正容以悟之,使人之意也消。无择何足以称之?”
子方出,文侯傥然终日不言,召前立臣而语之日:“远矣,全德之君子!始吾以圣知之言仁义之行为至矣,吾闻子方之师,吾形解而不欲动,口钳而不欲言。吾所学者直士梗耳,夫魏真为我累耳!”
道,不是让在口头上说说就行了。真正的道要行,身行心悟。
宣讲者只是传声筒,并不代表他自己的德行、修为有多高
最好的老师,是少言的,是通过身体理性去影响/感化别人的。
# 庖丁解牛
庖丁为文惠君解牛,手之所触,肩之所倚,足之所履,膝之所踦,砉然向然,奏刀騞然,莫不中音,合于桑林之舞,乃中经首之会。
文惠君日:“譆,善哉!技盖至此乎?”
庖丁释刀对曰:“臣之所好者道也,进乎技矣。始臣之解牛之时,所见无非全牛者。三年之后,未尝见全牛也。 方今之时,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,官知止而神欲行。依乎天理,批大郤,导大窾,因其固然;技经肯綮之未尝,而况大乎! 良庖岁更刀,割也;族庖月更刀,折也。今臣之刀十九年矣,所解数千牛矣,而刀刃若新发于硎。 彼节者有间,而刀刃者无厚。以无厚入有间,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,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。 虽然,每至于族,吾见其难为,怵然为戒,视为止,行为迟,动刀甚微。然己解,如土委地。 提刀而立,为之四顾,为之踌躇满志,善刀而藏之。
文惠君曰:“善哉!吾闻庖丁之言,得养生焉。”
尊重客观的牛,遵从牛自身的结构进行解构。
目无全牛,但目有牛道,不能只看到表面就主观行事。
看到牛骨劈将过去,最终刀刃会损耗很快。
# 尧帝之师不可为帝
尧之师曰许由,许由之师曰齧缺,齧缺之师曰王倪,王倪之师曰被衣。
尧问于许由曰:“齧缺可以配天乎?吾藉王倪以要之”。
许由曰:“殆哉圾乎天下!齧缺之为人也,聪明叡知,给数以敏,其性过人,而又乃以人受天。 彼审乎禁过,而不知过之所由生。与之配天乎?彼且乘人而无天。 方且本身而异形,方且尊知而火驰,方且为绪使,方且为物,方且四顾而物应,方且应众宜,方且与物化而未始有恒。夫何足以配天乎? 虽然,有族,有祖,可以为众父,而不可以为众父父。治,乱之率也,北面之祸也,南面之贼也。”
北面:臣下和百姓的代称,南面:国君的代称。
不知 道 而自以为逆天行事,与知道但不行道,依然以个人爱好/个人标准去改造自然,人为而治,没有什么不同,最终的结果都是一样的:或祸或贼。
# 圣人的样子
尧观乎华。华封人曰:“嘻,圣人!请祝圣人,使圣人寿。”尧曰:“辞。”“使圣人富。”尧曰:“辞。”“使圣人多男子。”尧曰:“辞。”
封人曰:“寿、富、多男子,人之所欲也。女独不欲,何邪?”尧曰:“多男子则多惧,富则多事,寿则多辱。是三者,非所以养德也,故辞。”
封人曰:“始也我以女为圣人邪,今然君子也。天生万民,必授之职。多男子而授之职,则何惧之有!富而使人分之,则何事之有! 夫圣人,鹑居而彀食,鸟行而无彰;天下有道,则与物皆昌;天下无道,则修德就闲; 千岁厌世,去而上僊;乘彼白云,至于帝乡;三患莫至,身常无殃;则何辱之有!”
封人去之。尧随之,曰:“请问。”封人曰:“退已!”
难道,培养德行或者说修炼称为最高境界的人,是跟世俗格格不入,完全相悖的吗?不是的。 圣人实在世俗生活中通过修生养性,达到了忘功忘名忘我的境界,他能顺应自然、遵循规律, 他的内心没有凭借没有羁绊,他可以潇洒地活在世上,逍遥地享受人生。
圣人活的世俗但超脱世俗。圣人会犯错,圣人也有情欲。
圣人是人,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,他们不是高高在上俯瞰众生的天神。
# 参考
庄子--古诗文网--传送门 (opens new window)
庄子--古典文学网--传送门 (opens new window)